【概況】縣審計局設經濟責任審計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下設審計事務中心、“三農”資金審計中心,內設辦公室、法規審理股、財政金融審計股、固定資產投資和社會保障審計股4個股室。全年完成審計項目35項,審計發現問題117個,提出審計建議47條;向有關部門移送審計事項2項;指導內部審計項目32項。
【重大政策措施落實情況跟蹤審計】以推動“強科技、強工業、強縣域、強區園”行動實施,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全力推動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為目標,對全縣“四強”行動政策落實情況進行專項審計調查;以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為目標,圍繞脫貧攻堅成果鞏固拓展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重點關注相關銜接規劃編制執行,防返貧機制運行,城鄉融合發展、財政、金融和保險配套政策落實,農村特色產業項目發展、糧食安全保障,鄉村建設規劃制定實施、人居環境整治、農村道路建設、供水工程和水源地保護等基礎設施管理運行情況,對鄉村振興相關政策落實及資金管理使用情況進行專項審計調查;以確保全縣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工作高效有序推進,項目建設依法合規,資金規范高效運行為目標,揭示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重點關注工作專班成立情況,地方政府履行實施主體責任情況,搬遷群眾原承包地承包經營權不變政策落實情況,地質災害避險搬遷補助資金的管理、使用、避險搬遷任務落實情況等,對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情況進行專項審計調查;以促進提高資金使用績效、保障信息系統安全、可靠和高效運行為目標,重點對有關部門和單位信息系統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經濟性進行監督檢查,切實提高被審計單位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建設水平,對縣委政法委員會“雪亮工程”項目和公安局智慧交管項目進行專項審計調查;以防疫物資、資金管理和結果控制的安全有效為目標,重點關注防疫物資籌集和接收,防疫資金的分配和撥付,著重揭示貪污、截留、擠占、挪用疫情防控資金和捐贈款物等問題,堵塞管理、制度方面存在的漏洞,對全縣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疫物資資金管理使用情況進行專項審計調查。資金和項目的審計力度,開展生態工業園區小學建設項目、2021年自然村村組道路工程及養護維修工程建設項目、“十縣百路”示范路建設項目、2022年工傷保險基金及失業保險基金審計。
【財政預算審計】以推動加強財政資源統籌、促進財政支出政策加力提效、揭示重大風險隱患、維護全縣經濟安全、促進深化預算管理體制改革,嚴肅財經紀律,維護《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權威為目標,開展2022年度財政預算執行和決算草案情況審計、2022年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審計、2022年國有資產管理情況審計、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及退役軍人事務局2個部門單位的預算執行情況審計,重點關注縣級及縣級部門預算收支、決算草案編制、財政存量資金、貫徹落實過“緊日子”要求和會議活動經費使用情況、重大決策部署和重點工作任務落實、各類資源統籌安排情況、轉移支付資金分配管理使用情況;對縣紀委監委等2個單位財政財務收支情況進行了審計。
【經濟責任審計】以促進科學發展和領導干部履職盡責、擔當作為、廉潔用權、干凈干事為目標,開展南古鎮原鎮長、檔案館原館長、融媒體中心主任、畜牧獸醫工作站站長等11個部門單位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工作和民聯鎮黨委書記、鎮長自然資源資產審計;完成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原大隊長、地震局原局長、洪水鎮原鎮長、第三中學原校長等8個單位領導干部離任交接工作。
【民生審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促進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審計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管好和推動用好民生資金作為審計最大的為民情懷。持續加大對醫療、養老、就業、住房、“三農”等重點民生資金和項目的審計力度,開展生態工業園區小學建設項目、2021年自然村村組道路工程及養護維修工程建設項目、“十縣百路”示范路建設項目、2022年工傷保險基金及失業保險基金審計。
【公共投資和其他專項資金審計】聚焦重大建設項目,深入揭示項目建設管理、資金分配使用中的突出問題,促進公共資金安全高效使用、公共資源合理配置、公共政策貫徹落實、公共權力合法行使。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安排部署,把維護群眾利益作為審計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實維護好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開展蘇油口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項目、童子壩河漫水橋危橋改造工程項目、洪水河1號橋危橋改造工程項目、2019—2021年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2020—2022年農業建設專項債券項目、融媒體中心建設項目審計。
【國有企事業單位經營管理情況及主要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審計】以推動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促進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為目標,開展供水保障服務中心2019—2022年財政財務收支、供熱管理中心2019—2022年財政財務收支、農信融資擔保有限責任公司資產負債及運營情況、中小企業融資擔保有限公司資產負債及運營情況、水利水電工程局局長楊如松同志任職以來經濟責任履行情況等審計,重點關注企業貫徹落實國資國企改革措施、資產負債損益、資產質量和國有企事業單位主要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履行職責等情況。
【交辦審計項目】抽調6人次配合上級審計機關開展2023年全省就業補助資金和失業保險基金審計、省中醫院書記院長經責審計、武威市政府財政財務收支審計項目、華池縣鄉村振興相關政策落實及資金管理使用情況專項審計調查、高臺縣黨政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和自然資源資產任中審計和臨澤縣人民政府2021年至2022年度財政決算及其他財政收支情況審計等工作。
【內部審計】對本單位及下屬單位財政財務收支以及其他經濟活動的真實、合法和效益進行獨立監督和評價,對審計發現的問題提出改進管理、提高績效的審計建議,督促查出問題整改落實到位,促進單位完善治理、實現目標,完成全縣12個部門單位32項內部審計項目。
【審計監督】以加強“紀巡審”工作統籌謀劃、日常溝通協作、線索移送督辦、工作成果運用、聯合監督整改為目標,開展村集體資金管理、農村土地流轉費發放、房屋維修基金管理使用專項審計調查等工作,重點關注重大項目、關鍵崗位以及資金密集、資源富集部門和行業的審計監督,推動“紀巡審”監督貫通協同。同時抽調2人先后配合縣紀委監委派駐紀檢組完成城投公司棚戶區改造、生態宜居搬遷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工作專項督查工作。
【審計整改】統籌做好審計“上半篇文章”和“下半篇文章”,完善審計整改制度機制,對審計查出的問題,按照立行立改、分階段整改、持續整改分類提出整改要求,明確被審計單位主體責任、行業主管部門監管責任和審計機關督促整改責任,凝聚整改合力,提升整改成效。針對審計報告延期整改和未整改的問題,及時向被審計單位下發督辦函和告知函督促整改,通過以整改實效推動相關問題解決和制度完善,確保審計查出問題得到全面整改落實,進一步提升審計的嚴肅性和權威性。至12月底,對《縣人民政府關于2022年度縣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審計工作報告》反映的92個問題,有關部門單位采取上繳財政、辦理處置手續、調整賬務等方式整改84個,正在整改8個,審計整改率為91.3%。
【質量管理】科學謀劃審計項目,細化審計實施方案,優化審計資源配置,創新審計組織方式,增強審計監督合力。大力推進研究型審計,更加注重從體制機制制度層面剖析普遍性、傾向性問題產生的原因,確保提出的審計建議更具政策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為縣委、縣政府決策提供科學依據。認真開展審計質量檢查,提請縣委、縣政府出臺《關于推進新時代審計工作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著力打造優秀審計項目。
【審計創新】2021年,民樂縣被省審計廳列為全省金審工程三期項目建設試點縣,局黨組堅持科技強審,強力提升大數據審計能力,切實用好“金審三期”平臺,提高審計的精準度和時效性。通過業務骨干傳授、實務導師引領、現場案例教學、赴外實地培訓等多種方式,全面提升審計干部數據處理、數據分析能力,拓展數據分析思維,變審計人員“路上跑”為審計數據“線上跑”,變“到現場找線索”為“帶線索到現場”,實現從現場審計為主向后臺數據分析和現場審計并重轉變,著力打造一支高素質的專業化隊伍。
【審計成果運用】把研究型審計作為實現審計事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通過報送《審計專報》等方式,向縣委、縣政府和縣委審計委員會及時上報重要審計項目的進展情況,反映審計發現的重大問題,揭示風險隱患,及時向縣委審計委員會和縣政府匯報審計查出問題整改情況,有力推動問題解決和機制制度完善。在地廳級以上刊物和媒體上發表各類信息稿件和理論文章58篇,科研課題“審計防范化解重大風險隱患研究”被省審計廳列為全省重點科研課題;論文《基層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審計人員能力提升路徑研究》被甘肅省內部審計協會通報表揚;2個審計項目分別被評為全市優秀審計項目和表彰項目。
【隊伍建設】采取“請進來、走出去”、舉辦集中培訓、實戰鍛煉、導師制等方式提升學習效果。組織全縣內部審計人員赴廈門大學進行了為期5天的政治業務知識培訓,不斷提升內部審計人員綜合素質,同時借助市審計局舉辦業務能力提升班的機會,安排全局干部參加業務能力提升培訓,促進審計干部業務技能快速提升。加強下屬事業單位一把手監督管理,把審計干部教育作為一項重要內容來抓,注重將年輕業務骨干推向前臺,支持年輕干部擔任主審,在實踐中增長知識和才干;抽調年輕干部參與省、市審計機關組織的審計項目,在實踐中相互學習、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積極向組織推薦2名干部到重要崗位任職,6名干部待遇得到提升。